【教育訓練】新竹場112年愛滋暨藥愛多元文化論壇

Know Your Status

112年愛滋暨藥愛多元文化論壇 (新竹)

壹、計劃源起
    112年愛滋暨藥愛多元文化論壇係針對第一線愛滋業務相關工作人員,提升其對於現行愛滋
 防治政策之認知,並增進其針對第一線工作人員實務工作上相關之知能。讓第一線工作人員
 未來進行特定族群篩檢、諮詢或個管服務的過程,能對目前常見的藥物濫用種類及其引起相
 關疾病給予正確的防制/防治概念;此課程邀請心理師、社工、愛滋個管師等,針對目前愛滋
 的國際趨勢以及愛滋防治相關講師,從各個面向進行課程安排,並於北部、中部、東部、南
 部辦理四個場次的培訓課程,提升第一線工作者對於愛滋防治政策之認知與相關知能,齊力
 完成各面向愛滋防治工作。台灣紅絲帶基金會每年透過627全民愛滋篩檢日喚起大眾對於愛滋
 定期篩檢的自我意識,提升並鼓勵接受定期愛滋篩檢與諮詢,也鼓勵透過檢查,早期診斷與治
 療,感染者亦能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與健康。

 

貳、指導單位

 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

參、主辦單位

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

肆、協辦單位

新竹市衛生局

伍、活動內容

一、時間:1120414(星期五) 08:30-17:30全天。

二、地點:新竹市衛生社福大樓7樓講堂(新竹市東區中央路241)

三、邀請參加對象:

各縣市衛生局所愛滋業務承辦人、個案管理師、愛滋篩檢人員、專案計劃助理等;愛滋指定

醫院感染科醫師、護理師、醫檢師、個案管理師、社工等;多元性別、同志中心、愛滋防

治、感染者支持等民間團體工作人員、志工,以及毒品防制(如毒危中心)等相關人員,因防疫

需求,現場只提供參與人數為38人。(額滿為止)

四、本次課程全程免費,提供茶水及咖啡,響應環保,建議可自行攜帶餐()具使用

   (午餐免費提供,有葷素可以選擇)

五、完成全日課程者,本會提供研習證明。

六、本次研討會可申請公務人員積分/台灣愛滋病學會與社團法人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的學

    分,全程參加者可申請結業證書以茲證明。

陸、報名方式

 一、一律採網路報名:

(一)掃描網址進入報名頁面:

 

(二)或經由台灣紅絲帶基金會官網查詢報名資訊http://www.taiwanaids.org.tw

步驟為進入台灣紅絲帶基金會官網紅絲帶動態活動快訊

報名網址:https://forms.gle/wVANJ69f9BiqYs73A

二、報名截止日期:新竹場請於11204月13(星期四)下午6點前完成報名,

報名額滿將會停止接受報名,敬請及早報名。報名成功後會將收到會議通知。

柒、交通資訊

 

一、開車資訊

新竹交流道下往市區光復路二段方向前進(不上東大高架橋)>>右轉光復地下道

>>民權路直走>>中央路右轉>>衛生社福大樓會在您的右手邊

二、火車資訊

到達新竹火車站後出站右轉中華路,步行至民權路左轉直行,至中央路後右轉直行

,新竹市衛生社福大樓或使用Google Maps等地圖App,搜尋新竹市衛生社福大樓即

可找到路線指引。

捌、聯絡方式

若有相關問題煩請聯繫業務承辦人,台灣紅絲帶基金會主任 林俊宏(大東)

電話:(02)25592059#15/0902119069e-maildong19850927@taiwanaids.org.tw

玖、議程表

   TIME

   COURSE

        SPEAKER

08:30-09:00

上午報到 Registration

09:00-09:10

開幕式長官致詞 Opening Remark

09:10-09:30

主辦單位致詞 Organizer`s Remark

09:30-10:30

愛滋防治展望

前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林頂副局長

10:30-10:40

休息

10:40-11:40

跨性別醫療

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秘書長

簡至潔

11:40-12:30

午餐時間   Lunch

12:30-12:40

下午報到 Registration

12:40-13:40

HIV的臨床共病討論

新竹馬偕紀念醫院愛滋個管師吳崇豪

13:40-13:50

Coffee Break

13:50-15:50

同婚忙什麼-

同婚過後行政要點

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

黎璿萍秘書長、李欣倡議專員

15:50-16:00

Coffee Break

16:00-17:00

認識多元性別
漂亮一下-進入多彩多元的世界

財團法人至善社會福利中心
社工員張家宇

17:00-17:30

大會總結  Q & A

17:30

賦歸   Closing Remark

 

 

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google+ 分享到 twitter 分享到 噗浪 分享到 新浪微博

我要回應